标准专利

我国非织造布行业首个职业技能团体标准发布

发布日期:2019-07-04 点击数:2251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我国首个非织造行业技能人员职业评价团体标准——《行业职业评价规范非织造布制造工》。

20157月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首次将非织造布制造工列入其中。为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同时为一线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受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委托,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组织业内骨干企业、专家等,历时三年,完成了《行业职业评价规范非织造布制造工》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该标准共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对非织造布制造工职业的基本情况、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理论知识和技能比重进行了规定;并将非织造布制造工分为五个职业技能等级: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职业技能鉴定含梳理针刺装梳理水刺装置、梳理热轧装置、梳理热风装置、纺粘/熔喷热轧装置、纺粘针刺装置、湿法水刺装置、梳理化学粘合装置和梳理缝编装置9个模块,根据申报人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鉴定。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基础知识考试包括非织造布工艺基础知识、非织造布原材料基础知识、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通用设备和常用器具的基础知识、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质量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我国的非织造布工业是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织造布应用市场不断拓展,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应急安全、航空航天及人们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其生产规模呈几何级数的增长。2016年全国非织造布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产量达526万吨,各种工艺的生产线已超过5200条,企业1600家左右,从事非织造布加工制造的人员超过22万人,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对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标准的出台为非织造行业技能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与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满足了非织造行业企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需要,同时将有助于培育非织造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

为使《行业职业评价规范非织造布制造工》更具可操作性,中产协目前已经组织相关院校和企业,加快制定配套培训大纲和教材,使本标准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服务。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报道整理)

相关新闻: